驱车从甘肃省临大高速出来,前往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消防救援大队,拐角处,一座崭新的第五中学巍然挺立,这是城市从灾害中“苏醒”的标志。
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,一场突如其来的6.2级地震席卷了这座城,许多居民尚处在睡梦之中。地震最大烈度为8度,截至12月20日8时,共记录到余震423次,造成甘肃、青海两省77.2万人不同程度受灾。
位于地震中心的积石山县消防救援大队,是最早到达灾区的救援队伍。在震后5小时的搜救过程中,大队累计救助被埋压人员9人、疏散群众160余人,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如今,地震已过去8个多月,一座城正在重新焕发生机,消防人员的工作依然在继续。
第一支到达的救援队
进入积石山县消防救援大队办公楼,沿着楼梯向上走,墙面依然可见地震来临时被震裂的缝隙。院子里还有未拆的板房,那是地震时救援人员临时居住的场所。
回忆起那场灾难,教导员马通宁依然印象深刻,“当时我正在单位值班,地震发生时震感特别强烈,一下直接把我从沙发上摇下来了。”
马通宁不知道是积石山县还是邻近的青海省发生了地震,来不及多想,他快速穿上大衣和鞋子,下楼的时候感受到整座楼在剧烈摇晃,瓷砖哗哗地往下掉。
“我跑进院子的时候,看到大家都匆忙下楼,穿着拖鞋、短裤和背心。我赶紧询问楼上的人有没有疏散下来,并清点了人数。”马通宁预感到,这可能是一次很严重的地震。待余震稍稍减弱,他让队员们赶紧换上救援服,开上救援车准备实施救援。
和指挥中心联系后,马通宁了解到大河家镇等几个乡镇报警数量很多,“大河家镇是当地经济发展比较快、人口较为稠密的村子,与当地村委会联系后,我们了解到当地受灾情况较为严重,和大队长商量后就带着前突小队2车15人往大河家镇赶。”
在马通宁的记忆里,地震导致全县停电,高速路一片漆黑,穿过新修的隧道时,受到余震影响,隧道里落下一块块土渣,砸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。驾驶员担心地询问,“这隧道不会塌吧?”“赶紧走,塌了车也不能停。”马通宁果断地说。
半夜十二点半左右,马通宁和队员们到达大河家镇,村子里依旧是一片漆黑。马通宁和队员在村子里转了一圈,准备查看房屋受损情况和村民受灾情况。穿着单薄、披着被子的村民纷纷跑来,拦住了他们的去路。在听取村民的诉求后,马通宁又带队赶到康吊村,受灾情况不容乐观,马通宁看到十几个老百姓围坐在麦草前取暖。
那时,积石山县消防救援大队是第一支到达的救援队。“村子里土房子居多,人员被埋压得不深,我们通过铁锹、徒手等,首先将两个老人救了出来。”马通宁说,“救护车尚未抵达,救出的所有人都用消防车送到就近的中心医院。”
彼时的中心医院已经变成危楼,院子里躺的都是病人。马通宁将病人交给运送的队员时,再三叮嘱,天气很冷,一定要将伤者交到医护人员手中。
震后5小时内,马通宁带领队员们成功营救被埋压人员9人,疏散160余人,对接后续增援力量在10小时内搜救51名失联人员,为受灾群众带去生的希望。
受灾群众将在9月30日前搬出安置板房
队长马常忠表示,地震发生后,积石山县消防救援大队全体队员顶着零下15℃的低温,冒着现场不断的余震,频频深入断壁残垣间实施救助,转移疏散群众。
“救援结束以后,我们从州上、县上的应急储备库中调了一些帐篷并开始搭,刚开始帐篷很少,几个家庭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帐篷里。”马通宁说,在为群众搭好帐篷后,他们又为安置点村民搬去火炉,不间断开展防火巡查。
之后,一万一千余件板房被运进来,村民们有了临时性过渡场所。“我们现在都住到板房里,环境条件比之前好多了。这么冷的天,你们每天都来查看一遍,用不着这么辛苦。”面对群众的关心,马常忠表示,“板房安全性虽然比帐篷高,但火灾风险并没有降低,电气火灾、一氧化碳中毒等风险依然存在。只要风险存在,我们就必须从严防范。”
在受灾最严重的大河家镇,消防指战员驻守安置点,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,开展日常巡逻、消防宣传咨询工作,确保安置点消防安全。“灾后重建阶段,在新建、改建和扩建项目施工图消防设计方面,我们也为居民提供技术服务审查和指导等。”马通宁说。
除此之外,震后一些村民存在失业情况,大队结合实际设置了便民技能培训室,向群众讲解消防设施操作员报名及考试流程,宣讲考取国家消防设施操作员资格证的必要性,促进灾区群众持证就业。
“根据甘肃省和临夏回族自治州抗震救灾工作统一部署,所有受灾群众都要在9月30日之前搬出安置板房,拎包入住新家。乡镇里村委会、广场、幼儿园等配套建设,也要完成重建。”马通宁说,“由于灾后重建原因,积石山县的中小学开学时间,比甘肃其他地方8月25日开学晚一周左右,省、州、县领导都很重视,要求所有施工项目必须在9月1日之前完工。”
记者了解到,9月2日,积石山县231所学校的61029名学生、4082名教师已迎来新学年。
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
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张彦君